清明共追思 历史永铭记 ——纪委办审计处党支部举行缅怀先烈主题党日活动 | ||
| ||
一年一清明,一岁一追思。清明节是慎终追远,纪念先贤的时刻,也是家国永念,致敬英雄的时刻。清明前夕,纪委办审计处党支部全体党员于4月3日下午来到“一二·九”运动纪念地,举行缅怀先烈主题党日活动,通过重走红色线路,重温红色故事,追忆红色历史,瞻仰英雄伟迹,来缅怀革命先烈,坚定理想信念,牢记初心使命。 “一二·九”运动纪念地位于国家植物园樱桃沟的尽头,在高耸入云的水杉林遮蔽下,显得清幽而肃穆。 整个纪念地由“一二·九”运动纪念亭、“保卫华北”石刻、主题展览、历史题材雕塑以及“青年服务国家”纪念墙等几部分共同组成,是“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。 1935年12月初,北平学生代表黄敬、姚依林等人秘密在樱桃沟集会,商讨组织示威游行,反对《何梅协定》。愤怒的学生在巨石上写下了“保卫华北”四个大字。1980年,国家植物园在樱桃沟内发现了“保卫华北”石刻。这四个字正是“一二·九”运动时期,北平学生联合会举办夏令营时留下的,由北京大学学生陆平、清华大学学生赵德尊所刻写。 支部党员们沿着山间小径,来到“保卫华北”刻石纪念地。手抚巨石,仿佛在触摸厚重的历史,追忆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,传承红色精神。 广场上三座三棱锥立体小亭就是“一二·九”运动纪念亭,独特的三棱锥造型是隐喻了“一二·九”运动举办军事夏令营时露营的帐篷,而三个三棱锥正好组成一个“众”,象征着广大民众的觉醒和人民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抵抗外敌侵略的决心,寓意着革命传统代代相传,革命事业后继有人。 支部党员认真观看“一二·九”运动纪念碑文和“铭记抗战历史,传承爱国情怀”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“一二·九”运动纪念地主题展,了解“一二·九”运动纪念地有关的历史文化,深切缅怀在战争中英勇献出生命的革命英烈,传承爱国情怀。 在纪念亭前,支部党员们手捧鲜花,肃立致敬,并认真聆听关于“一二·九”运动历史和纪念亭的介绍。
一束鲜花、一份敬意。支部党员向先烈敬献鲜花,从心底表达对革命先烈的追思和尊崇之情,铭记革命者的铮铮铁骨和家国情怀。 在纪念亭前合影 参观后,支部党员们在“一二·九”运动纪念亭前,畅谈感想,交流体会。 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马贵生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支部活动。他说,“一二·九”运动核心就是爱国,先烈们为了国家献出鲜血和生命,敢于斗争、敢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永远传承。爱国精神的传承不是口号式的,是具体的,是把青年人的命运跟国家的兴亡结合起来。习近平总书记说,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。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。北语是具有红色基因的学校,我们所弘扬的大学精神,首要就是爱国担当。一所好的大学,必然是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,跟国家民族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,才能培养出来能够担当重任的国家的脊梁。胸怀国之大者,不是空谈,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去努力奋斗。青年人是学校的未来,更得要有担当,把自己与学校的发展、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,一代接着一代干,一代接着一代奋斗,才能把事做好。 党支部书记江进表示,今天的主题党日活动,是特别有意义的活动。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,传承爱国情怀。“一二·九”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,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危亡而奋斗,他们的爱国精神要很好地传承下去。现在我们是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而努力奋斗,要在自己的岗位做出贡献。 甘小军、吴柯等老党员表示,先辈的流血牺牲才换来了今天和平、幸福的生活。现在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上,我们应该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和奋斗,为国家建设、学校建设贡献力量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我们有责任和义务,把爱国主义精神、“一二·九”运动精神传承下去,让青年人一代一代来进行继承。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王亮、张雪、潘夏韵等青年党员,大多是第一次来到纪念亭。他们说,从两千多年前的卧佛寺到“一二·九”运动纪念地,一路走来,仿佛历史长河一转眼一瞬间,感觉非常震撼。他们觉得当年青年们那么年轻,就有那么大的勇气为国家、为人民的幸福和平安,毫不犹豫的就奉献自己全部的青春,甚至是生命,自己只有在工作岗位上努力为学校、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,才是真正的“青年服务国家”,真正不忘初心。 在参观时,支部党员们还巧遇一位来此缅怀先烈的解放军炮兵老战士。他参加过炮击金门和抗美援越,是从战火和硝烟中走过来的人。支部党员们与老战士交流、攀谈,听他讲述亲身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的红色记忆,对先烈们为了国家抛头颅、洒热血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切的体会。最后,支部党员向老战士赠送党徽留念并表达谢意。 通过此次参观活动,支部党员们深入了解了“一二·九”运动的背景、过程和意义,学习了先烈们的革命精神、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。大家表示,作为一名党员,应该铭记党的历史,追忆峥嵘岁月,传承红色精神。要学习先辈保家卫国的情怀,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带头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和事迹,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去,还要时刻保持警醒,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,以实际行动与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国家发展和学校建设中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
| 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 ||